戰後前衛崛起前傳: 前衛兩百年間的美麗宣言與故事 | 食品添加物合法業者資訊網
2022年4月5日—就大眾傳播用語來說,前衛藝術就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,前衛就是創新。...這是第一波前衛藝術,至於前衛藝術的第二波:抽象表現主義、普普藝術、新 ...
某些藝術史家認為前衛藝術就是現代藝術,它從1830 年代「為藝術而藝術」(l’art pour l’art)發源,既否定又延續了藝術本身。我們今天最熟知的前衛藝術或者經典前衛(historische Avantgarde)是布爾格(Peter Bürger)在《前衛理論》(Theorie der Avantgarde, 1974)中提出來的說法。根據布爾格的說法,立體主義是前衛的先驅,未來主義和表現主義中有部分成員可算前衛,然而真正的經典前衛僅限於達達主義、超現實主義和構成主義。這是第一波前衛藝術,至於前衛藝術的第二波:抽象表現主義、普普藝術、新寫實主義(Nouveau réalisme)、新達達、洪流(Fluxus),則要等到戰後才出現。布爾格也提出:1960年代出現的新前衛(Neo avant-garde)一詞,應當用來指涉後期現代主義或者早期後現代主義。
過去幾十年裡,藝術史學家一直在努力擴大前衛藝術或者經典前衛的名單,未來主義、達達主義、超現實主義、建構主義、工藝美術運動、唯美主義、新藝術運動、分離主義、表現主義、包浩斯和風格派,都因為擁有藝術與生活統一的信念而入選。法國哲學家巴迪歐(Alain Badiou)的「整個20世紀的藝術或多或少都聲稱他們擁有前衛功能」說法幾乎總結了這種趨勢。
首個達達主義展覽會1920年6月於柏林舉行。(©Wikipedia)前衛不死,並且以各種形式登場。因此,誰是前衛?前衛想要衝撞甚麼?這些問題只會越來越繁雜。然而我發現前衛充滿各種宣言,思想家和藝術家進行前衛文化行動時,第一件事就是發表宣言。前衛也充滿故事,他們很能演,也很敢演。他們從頭到尾都討厭學院。順著幾個重要的前衛宣言和他們想要開展的故事,我們似乎可以在理解前衛上,走得比較平穩。
文化前衛1824年12月,一本以對話形式書寫的小冊子《藝術家、科學家和工業家》(L’Artiste, le savant et l’industriel)在巴黎出現,藝術家及其社會地位的現代觀念就此誕生。作者是法國社會改革者聖西門(Henri de Saint-Simon)。聖西門用柏拉圖般的口吻描繪了三種將會領導未來社會的階級代表:科學家的智力能夠保證社會的合理管理;工業家開...